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_第30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09节 (第2/3页)

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着名的地理学家,徐霞客家中,就在这次动乱中,损失惨重,长子陨难。

    ??江南地区的奴隶反抗斗争,在历史上,一直持续到清初

    ??直到雍正废除乐户、奴籍制度,才算告一段落。

    ??当朱由榔了解完具体情况,和由来后,很快又冷静下来

    ??事情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糟糕,至少自己想象中那种被蒙蔽的情况,并未发生。

    ??当然,也没有好到哪里去。

    ??很难想象,天子脚下,京畿之地,居然还保留着如此令人发指的事情。

    ??无论如何,那些暴动的织工,是被逼反的,而既然能被逼反,那就是大明上层建筑的问题。

    ??这也是之前,在内阁引发争论的事情。

    ??争论的要点主要在两个

    ??其一,是对这件事情的处置上

    ??从情感上,毫无疑问,松江府衙的漠视以及范氏自身的问题,是导致事件恶化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??可从法律上来说,松江府衙也好,范氏也好,都没有违反《大明律》,甚至都没有违反普遍的社会道德伦理。

    ??反而是织工们暴动作乱,杀死了范氏一门以及并波及众多地主

    ??从律法上而言,以奴犯主,还如此恶劣,凌迟都够了。

    ??可好在,现在朱由榔手下的执政团队,并不是什么迂腐的文人士大夫,而是一帮经历过战争考验的政治骨干。

    ??他们还不至于看不明白,《大明律》所保护的奴籍制度下,地主士绅们借此逃避税赋,降低生产成本,以及这种畸形制度所导致的,可能的隐患。

    ??可律法就是律法,如果朝廷自己都不承认,又如何以此约束臣民?

    ??所以,以陈子壮、姜曰广为代表的一方,认为应该坚持按照律法,裁决作乱织工。

    ??而张同敞和李过则表示反对

    ??李过本就是穷苦出身,对于这种“逼上梁山”的事情,是有切肤之痛的,而张同敞作为改革派先锋,一向主张废除户籍制度。

    ??面对两方面的意见,已经进入“半退休”状态的瞿式耜,选择中和处理

    ??以他对朱由榔的了解,天子肯定是不愿意严惩的

    ??这可是两千多条人命,那不是什么敌寇仇雠,而是他朱由榔治下的百姓,活不下去的百姓。

    ??但律法秩序维护也是应当,所以,他建议,可以先让刑部定罪,而后再以天子身份,下旨特赦。

    ??最后,除去几个为首,手上血债过重的斩首外,其余大部分主要人员,均流放台湾,下面被裹挟相随,不过多追究。

    ??比起处置,这一事件引发的另一个讨论,就更重要了

    ??废除奴籍

    ??要知道,这次暴动中,参与的两千多人,绝大多数均为奴籍,那些织工每攻破地主府邸,便撕毁焚烧身契,从而引得更多奴仆参与。

    ??想要彻底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,就必须将矛头,指向这个大明朝的重要顽疾之一。

    ??资本主义的经济,应该匹配资本主义的法律和道德原则

    ??这种极其反动的人身依附关系,不仅是在走向近代化的国家中,即使是在古代,都是相当可耻的。(宋代最为值得骄傲的一件事,就是通过上百年的逐步改革,基本废除了私人奴隶制度和人口买卖,普及了雇佣制度,很可惜,这一进步成果在元代被废止,并在明清被延续,宋代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巅峰,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,很有意思,在宋代,打官司的流程和现代有许多相似。)

    ??第57章 立法

    ??当以天子恩旨的方式,解决了近三千人的松江府奴变问题

    ??朱由榔向内阁宰辅们,第一次抛出了关于改革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