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明帝,但大明已经没了_第32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326节 (第3/3页)



    ??毕竟过去万人以上的大队,平均每天能行军五十里,就算精锐了。

    ??御前后军,是第三次军改后,除了御前中军外,第二支开始整编的部队。

    ??整编后的御前军,每军只保留了三个师,但全师人员增加了四分之一

    ??其次,在收复北方后,军队最大的变化就是骡马化

    ??从过去只在师一级设立一个马营不同,现在整编后的明军,每师骡马和人员比例可以将近一比二。

    ??以后军为例,每师分配有战马两千余,骡驴、驮马、挽马四千余。

    ??这样能显着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,许多碍事的随军辎重补给,都能通过这些骡马驮运随行,从而让原本需要抽出大量人员转运辎重的军队,可以把更多精力投注在作战上。

    ??第一师,第三标,第八哨驻地

    ??姜平看着眼前成群结队从黄河北面运过来的骡子和挽马,连忙和战友们一起安排进临时修建的马厩。

    ??这已经是第二批了

    ??在南直隶他们刚开拔时,就运过来数千头牲畜,到了河南这,又补充第二次,是从河北、山西那边入口的蒙古马。

    ??虽然整个漠南草原,每年产出的成年马匹数量庞大,但真正堪用为战马的,不到五分之一,不过其余淘汰下来的,却也能训练为驮挽马。

    ??等到了陕西,他们还会补充第三批,从青海方向来的河曲马

    ??最后,人马比例要达到一比一以上,才能保证在往西域的路程中,不至于丧失机动性。

    ??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,至少需要三万匹,按照现在的行情,每匹驮马折价四十五元左右,这些牲畜价值一百四十万以上。

    ??而花费最大的还不是马骡本身,而是这些人马的辎重和粮草补给,千里馈粮,日费斗金,每日消耗的粮豆,都是天文数字。

    ??在南直隶时还好,一旦到了北方,顷刻间就让河南布政使司的担子重了起来。

    ??现在河南全省的户口,也不到百万,突然多出这么多嘴,自然很麻烦。

    ??好在事前,朝廷已经从湖广调了十五万石的储备过来。

    ??“姜平,这是你们哨的,十匹骡子,十一匹驮马,清点好拉走”

    ??一名身着甲胄,却头戴无翼乌纱的官员,拿着账簿勾勾画画,头也不抬的对姜平道。

    ??新军编制,师、协、标、营均设有辎务处,长官为辎务参事和主簿,负责后勤调运分配。

    ??姜平带着两三亲卒,把这些个马骡一一检查,确认无误后,拉回营地临时修建起来的马厩。

    ??就在此时,黄河北岸,隔着营地相望,一股烟尘渐起,嘈杂人喊马嘶。伴随着黄河水涛,依稀可闻,远远便能瞅见旗帜人影。

    ??军中熟悉阵战的老卒,立马就能分辨出,这是大股骑兵的动静。

    ??正在将马骡入厩的姜平等人见状,不禁讨论起来

    ??这里是河南腹地,当然不可能是敌骑,那大概率就是要跟随他们一同西征的友军了。

    ??但姜平不禁奇怪

    ??“看这旗号,不太像是御前军的编制吧?”

    ??御前军作为当年北伐主力光复军改编,建军已有十数年,久经战阵,纪律俨然,就算是马营骑兵行军,也向来阵列分明,而眼前这股骑兵,要散乱得多,而且用于传令的金鼓,也与明军不同,更似以前的清军八旗。

    ??身旁略知实情的队正撇撇嘴回答道

    ??“听说是从辽宁调来的鞑子,好几千呢。”

    ??“鞑子?”

    ??姜平有些懵,怎么这西征还有鞑子的事?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